日本股市大盤由東交所主導,設有Prime、Standard和Growth三個市場部門。代表性指數包括日經225、東證股價指數及JPX-日經400。
日本股市作為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場,它的動向牽動著全球投資者的神經。今年,日經225指數突破41,000點,刷新歷史高點,也讓日本股市大盤再度引發市場強烈關注。
日本股票市場的核心絕對是眾所周知的東京證券交易所,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為了滿足不同類型公司的需求,東交所設立了多個市場板塊,主要包括大型成熟企業的 Prime 市場、中型企業的 Standard 市場,以及高成長新創公司的 Growth 市場。
交易活動集中在東京時間,分為早盤(9:00-11:30)和午盤(12:30-15:00)進行。對國際投資人而言,需特別注意東京時間與本地時區的時差。要有效追蹤和分析日本市場,關注多元資訊管道。
要深入分析日本股市,投資人需要明白,日本作為一個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全球經濟走向和日圓匯率的波動對股市影響巨大。再者,政府的貨幣政策,特別是長期的超寬鬆政策,也對市場動向有了重要作用。
因素 | 影響邏輯 | 關鍵指標/事件 |
日本央行政策 | 超寬鬆政策(負利率、ETF購買)支撐股市;轉向訊號引發波動 | 利率決議、通膨展望、ETF購買規模 |
日圓匯率 | 貶值利好出口企業(豐田/索尼),利空進口依賴型產業 | USD/JPY匯率、企業外匯避險策略 |
全球經濟週期 | 出口導向經濟受中美歐需求直接影響 | 歐美PMI、中國進口數據、全球供應鏈報告 |
國內經濟數據 | 通縮轉向通膨過程決定消費與投資意願 | 核心CPI、薪資成長率、零售銷售額 |
公司治理改革 | 提升股東回報(分紅/回購)成市場新引擎 | ROE水準、股票回購計畫、獨立董事佔比 |
另外,日本股市在運作規則和投資文化上也有一些顯著特徵。日股史上普遍存在的公司交叉持股現象雖然近年來在公司治理改革推動下有所減少,但其遺留影響仍不可忽視。
另一方面,持續的公司治理改革使得日本企業越來越重視股東回報,近年來上市公司提高分紅比例和進行股票回購的行為顯著增加。
再往大了看,日本獨特的「春鬥」(春季勞資薪資談判)結果也受到市場廣泛關注,因為直接關係到國民的消費能力、通膨走勢以及央行的貨幣政策預期。
日本市場主要有三大核心指數,各有重點:
1.日經225指數
由《日本經濟新聞社》編制,選取東京交易所一部上市的225家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藍籌公司股票組成。成分股調整不頻繁(每年一次定期調整)。該指數計算基於成分股的股價,而非市值。即便公司市值可能不是最大的,只要股價夠高(如迅銷/優衣庫)公司對指數漲跌影響就很大。
代表性成分股: 迅銷、軟銀集團、東京電子、基恩士、索尼、豐田汽車、三菱商事、任天堂等。
最常用於媒體快速通報市場表現,是眾多ETF、衍生性商品(期貨、選擇權)追蹤的標的。適合重點關注日本大型龍頭企業表現的投資者。
2.東證股價指數
由東京證券交易所編制,涵蓋東京交易所一部上市的所有日本國內普通股,截至目前,約2,100家公司。
該指數計算基於成分股的總市值。市值越大的公司權重越高,更能反映整體市場的真實資金流動和總價值變化。從巨型企業到中型企業全覆蓋,是衡量日本整體股市表現最全面的指標。
▶核心子指數
TOPIX Core 30: 市值最大的30家公司。
TOPIX Large 70: 接下來的70家公司(與Core 30合稱TOPIX 100)。
TOPIX Mid 400: 中型400家公司。
TOPIX Small: 其餘小型公司。
TOPIX也細分為詳細的產業分類指數(如運輸設備、銀行業、零售業等)。因其全面性,機構投資者和專業分析師更傾向於使用TOPIX作為衡量日本整體市場表現和資產配置的基準。
3.JPX-日經400指數
由日本交易所集團和日本經濟新聞社於2014年共同推出,精選東京交易所上市的約400家公司。該指數強調投資效率和股東回報。重點檢視公司淨資產報酬率、營業利潤、市值流動比率等。
重視公司資訊揭露透明度、董事會獨立性、與投資人溝通。引導資本流向有效率、注重股東回報的企業,推動日本公司改善治理和資本效率。常被稱為「吸引投資者的指數」。
▶特點
「聚焦優質公司」: 旨在篩選出財務穩健、獲利能力高、重視股東回報、治理良好的公司。
市值加權。
成分股動態調整: 根據量化篩選標準,成分股調整相對更靈活(季度審查)。
比較適合尋求投資日本市場內財務基本面更健康、公司治理更優、注重資本回報企業的投資者。相關ETF產品日益增多。
特徵 | 日經225指數 | 東證股價指數 | JPX-日經400指數 |
成分股數量 | 225家 | 約2100家(一部國內普通股) | 約400家 |
選股範圍 | 大型藍籌股(主觀選擇性強) | 東證一部所有國內普通股(全覆蓋) | 東證一部上市股票(財務/治理篩選) |
加權方式 | 價格加權 | 市值加權 | 市值加權 |
核心特點 | 知名度高,歷史久,反映龍頭股 | 最全面,反映整體市場 | 聚焦高ROE、治理良好、高效企業 |
主要用途 | 市場情緒快照,媒體焦點,衍生性商品 | 整體市場基準,機構配置參考 | 投資優質企業,推動公司治理改革 |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基金投資涵蓋了股票型、債券型、混合型和指數基金等多種類型。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並非易事,需要根據個人的風險承受力、投資目標及期限做出評估。
2025年07月22日美金歷史匯率30年反映了美元在全球經濟起伏和政策變化中的多次波動與調整,彰顯其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穩固地位和重要國際影響力,對全球金融市場具有深遠影響。
2025年07月22日
EBC金融集團是由以下公司集團共享的聯合品牌
EBC Financial Group (SVG) LLC
在聖文森與格林納丁斯金融服務管理局註冊並授權運營,註冊號碼為353 LLC
2020。
其他相關實體:
EBC Financial Group (UK) Limited
由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授權和監管,監管編號:927552,網址:https://www.ebcfin.co.uk
EBC Financial Group (Cayman)
Limited由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CIMA)授權和監管,監管編號:2038223,網址:
www.ebcgroup.ky
EBC Financial (MU) Limited
由毛里裘斯金融服務委員會(FSC)授權並受其監管(牌照編號:GB24203273),註冊地址為3rd
Floor, Standard Chartered Tower, Cybercity, Ebene, 72201,
毛里裘斯共和國。該實體的網站是單獨維護的。
EBC Financial Group (Comoros) Limited
經科摩羅聯盟昂儒昂自治島離岸金融管理局授權,許可證號為 L
15637/EFGC,註冊辦公地址為 Hamchako, Mutsamudu, Autonomous Island of
Anjouan, Union of Comoros。
EBC Financial Group (Australia) Pty Ltd(公司編號:619 073
237)由澳洲證券和投資委員會(ASIC)授權和監管(監管編號:500991),是EBC
Financial Group (SVG) LLC
的關聯實體,兩個實體獨立營運管理。本網站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並非由澳洲公司實體提供,不涉及該實體的責任。
EBC Group (Cyprus) Ltd,為 EBC Financial Group
結構內的持牌和受監管實體提供支付服務,根據塞浦路斯共和國公司法註冊,編號為
HE449205,註冊辦公地址為 101 Gladstonos, Agathangelou Business Centre,
3032塞浦路斯利馬索爾。
公司地址: The Leadenhall Building, 122 Leadenhall Street, London, United Kingdom EC3V 4AB;郵寄地址:[email protected];電話:+44 20 3376 9662
免責聲明:EBC金融集團明確不涉及任何虛擬貨幣業務,也不提供與虛擬貨幣相關的CFD服務,我們提供的金融服務僅限於傳統金融產品。請客戶注意,任何以EBC名義推薦虛擬貨幣相關服務的行為均為誤導,且未經授權。任何過往表現都不代表未來表現,網站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區域限制:EBC不提供以下地區的居民服務,阿富汗、白俄羅斯、緬甸、加拿大、中非共和國、剛果、古巴、剛果民主共和國、厄立特里亞、歐盟、海地、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利比亞、馬來西亞、馬利、北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俄羅斯、索馬利亞、蘇丹、西班牙、南蘇丹、敘利亞、烏克蘭(包括克里米亞、頓內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美國、委內瑞拉和葉門。想了解更多,請查閱常見問題。
本網站上發布的任何西班牙語僅適用於拉丁美洲國家,不適用於歐盟和西班牙。
本網站上發布的任何葡萄牙語僅適用於非洲,不適用於歐盟,葡萄牙和巴西。
合規揭露:公司網站在全球範圍內可見,不針對任何特定實體。您的權利義務將依據您所在地區的監管及適用的實體決定。當地法律和法規可能限製或禁止您存取、下載、傳播、分享或使用網站上發布的任何文件及資訊。
高風險交易產品揭露:CFD是一種複雜的金融產品,使用槓桿伴隨高風險,可能導致迅速虧損。保證金交易風險較大,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您應結合自身目標、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認真評估相關資訊。您可能面臨部分或全部本金損失的風險,我們建議您尋求專業建議,以確保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充分理解相關風險。在開始交易前,請務必詳細閱讀相關的風險揭露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