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預估顯示,2025年油價將先漲後跌,全年平均約67美元,受到供需變動及地緣局勢影響,2026年則可能繼續緩慢回落至56至59美元區間。
在國際能源市場上,油價一直是投資人和產業界高度關注的焦點。它不僅關係到能源公司利潤,也牽動通膨、運輸成本、甚至國家財政收入。進入2025年下半年,各國經濟進入調整階段,全球供需狀況出現新的變化。油價預估未來到底會漲還是跌?這將取決於幾個關鍵因素的交叉影響。
近期,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成員國接連宣布增產計畫。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和伊拉克在內的8個國家預計在8月增加每日約55萬桶的產量,9月也將持續增加產量。這種累積增加的產能可望使市場供應在今年下半年趨於寬鬆,進而影響價格走勢。
在美國方面,根據能源情報署(EIA)公佈的短期能源展望報告,美國2025年原油日均產量略微下調至1,337萬桶,儘管仍處於高位,但成長趨勢放緩。這一點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平衡OPEC+的增產影響,但目前看,這種支撐作用有限。
地緣風險仍是價格短期波動的潛在觸發點。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局勢仍然緊張,霍爾木茲海峽作為全球最關鍵的原油運輸通道之一,一旦封鎖或衝突升級,可能瞬間推高油價。但多數市場人士認為,這種風險暫時還未具備「改變趨勢」的程度。
主流金融機構與能源研究單位針對未來油價預估的意見,普遍認為2025年布蘭特原油價格將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也就是說,上半年價格可能受到短期風險溢價推動,而到了第四季則可能因供應放大而出現緩步下滑。
機構 | 2025年Brent 原油預估 | 2026年預估 | 核心判斷依據 |
EIA | 年均$68.9 | 年均$58.0 | 供應偏多、需求溫和 |
JP Morgan | 年均$66 | 年均$58 | 市場恢復平衡,風險減輕 |
Goldman Sachs | 下半年$60–66 | $59–56 | 增產壓力主導市場趨勢 |
BNP Paribas | 年底預估$55–59 | — | 地緣幹擾有限,供給主導趨勢 |
此外,根據6月路透社對30多位分析師的調查結果,2025年布倫特油價平均預期為$67.9 美元,WTI為$64.5 美元。可以看出,市場整體的油價預估仍集中在高60美元區間。
儘管大方向上多數機構預期偏弱,但油價走勢仍有不確定性。若發生以下情況,可能推動市場重新定價:
第一,若中東局勢惡化,特別是霍爾木茲海峽若發生軍事衝突,全球約兩成的原油運輸將面臨風險,屆時油價可能快速跳漲,甚至短時間內重返每桶90至100美元的區間。
第二,若中國與印度等主要新興市場經濟復甦強勁,原油需求超出原先預估,也會支撐油價上行。尤其是中國的工業復甦和交通用油需求在下半年是否有明顯成長,值得密切留意。
第三,如果美國頁岩油業者受油價刺激而快速擴大開採規模,會進一步增加市場供應,反過來可能壓制價格。此變數將取決於油商的獲利策略與融資狀況。
根據目前的資訊,2025年全年布倫特油價預估大概率維持在$67 美元附近。市場在年初受到地緣風險與消費需求推動可能衝高至$70–75 美元,但進入第四季後,在OPEC+增產以及需求趨緩的情況下,價格可能逐步回落至$60–65 美元之間。
展望2026年,若整體宏觀經濟穩定且能源供應維持成長,油價將可能進一步走低。多數預測值集中在$56–59 美元的區間,反映出市場預期未來幾年不會再出現「油價暴漲」的劇烈行情。
2025年油價預估區間:全年平均預計落在$67 ±2 美元。
年內走勢分化:上半年高點可能見$75,第四季或回落至$60–65。
2026年持續回檔空間存在,多數預測在$56–59 區間。
危險因子需持續觀察,如中東衝突、頁岩油產量變化、新興市場需求反彈等,皆可能對價格造成短線影響。
未來一年,油價波動性仍在,但趨勢更可能是「緩跌而非崩跌」。對投資人來說,理解油價預估背後的供需與政策邏輯,才是製定策略的關鍵。
【EBC平台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本資料僅供一般參考使用,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值得信賴的財務、投資或其他建議。
報酬率計算是衡量投資收益的關鍵工具,幫助投資人清楚了解資金變動和投資表現,進而做出更明智、更有效的理財決策,提升資產管理能力,實現財富穩健成長。
2025年07月12日